茶文化中国特产网

中国特产网
汇集全国旅游信息,旅游景点大全,旅游百科知识

大黄鱼胶

大黄鱼胶的基本介绍大黄鱼,俗称黄鱼、黄花鱼,分布在黄海南部至雷州半岛以东海域,有岱衢族、闽――粤东族和硇洲族三个地理种群,因其体色金黄、肉嫩味美、经济价值高而闻名海内外。大黄鱼是国内海洋捕捞主要经济鱼类。但因为长期的酷鱼滥捕,致使资源紧急衰...

大黄鱼胶的基本介绍

大黄鱼,俗称黄鱼、黄花鱼,分布在黄海南部至雷州半岛以东海域,有岱衢族、闽――粤东族和硇洲族三个地理种群,因其体色金黄、肉嫩味美、经济价值高而闻名海内外。 大黄鱼是国内海洋捕捞主要经济鱼类。但因为长期的酷鱼滥捕,致使资源紧急衰退,大黄鱼养殖因缘兴起。
1986年福建开始从事大黄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研究。我省于1996年率先在象山、普陀、玉环拓展大黄鱼养殖试验,1997年宁波、舟山拓展了人工育苗和养殖试验,获得成功并飞速向全省推广。大黄鱼加工后有长胶、片胶,口味最佳,健肠胃,为“滋补珍品”,清时列为贡品。

营养成分

大黄鱼胶包括蛋白质、脂肪、糖、维生素、钙、铁等多种营养价值。大黄鱼还有非常高的医用价值,其耳石有清热去瘀、通淋利尿有哪些用途,膘有润肺健脾、补气止血用途,胆有清热解毒功能。

历史民俗

大黄鱼的开发史,可追溯到公元前500多年,到今天已2500多年的历史。据《吴地记》载:“阖卢十年(公元前505年)东夷侵、吴王入海逐之。据沙洲上,相守月余,属时风涛,粮不能渡,王焚香祷之,言讫,东风大震,水上见金色逼海而来,绕吴王沙洲百匝,所司捞漉,得鱼,食之美,鱼作金色,不知其名,见脑中有骨如白石,号为石首鱼”。明代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石首鱼出水能鸣。”“每岁4月,来自海洋,绵亘数里,其声如雷,海人以竹筒探水底,闻其声乃下网截之”、明代屠本畯着《闽中海错疏》提到“浙南渔场,海上以4月小满为头水,5月端午为二水,6月称为三水,……8月出者名桂花石首、腊月出者为雪亮”。大黄鱼开发性生产大约始于唐宋年间,在明代后朝因为倭寇入侵,朝庭颁倭海令,并弃岛内迁,捕捞业萎缩衰退。直至民国时期,在漫长的300年间,海氛不清、硝烟不断。海洋捕捞时盛时衰,进步缓慢。新中国成立之后,大黄鱼捕捞生产于20世纪50-60年代达到顶峰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中国特产网 » 大黄鱼胶